- 時間:2021-05-27 15:35:09
- 作者:
- 來源:
- 瀏覽:1227
IT外包管理要素介紹
▌外包目標管理
通常情況下,外包管理的目標會包含節約成本、增強競爭、技術創新、整合資源,以及提升效率幾個方面。但業務場景不同,服務外包的目標也不同。一般來說,企業的IT外包的場景有如下幾個方面:
業務規?;瘮U張。需要在不同的地域均衡的開展業務運營支撐,這種均衡性一方面是服務質量上的均衡性,一方面則是部署效率上的均衡性。要基于相對統一的標準進行各地域IT資源的服務投入,由于量級較大,也需要綜合考量IT服務的總體成本。也就是說將IT專業化分工、規?;\營、區域化平衡的解決方案考慮清楚,把標準化工作、技術服務、監督管理、環境設施等內容所需的成本都進行系統規劃,最終實現企業IT投入整體上的節約性。我們往往看到優秀的跨國集團在各個地域的IT外包商選擇上,都是經過綜合考慮的,技術水平不錯、管理能力尤其是規范遵從性好的外包商,往往是他們的最佳選擇。
業務變革與創新。外界環境的變化加上競爭格局的演進,都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策略,業務變革與創新也將是先進企業永恒的話題。通常,企業會通過引入新的技術手段來提升生產效率,也會通過組織資源重構來適應新的商業模式變革。所以來說,IT部門要時刻準備好迎接這些變革與創新,而通過對外包策略的調整來快速適應變革,也是眾多優秀企業的最佳實踐之一。這個場景下的外包目標自然是增強競爭和技術創新。
搶占市場與商機。市場競爭是殘酷的,企業的方案和產品一旦觸及大眾市場的敏感點,就需要迅速把握時機并盡最大的可能占領主要的市場空間。這時,原有的業務運營慣性也許會成為新型機遇的阻力,尤其是IT對于業務支撐的慣性更有可能會導致整個企業的市場反應遲鈍。此時,通過采用外包合作的模式,可迅速部署新型服務運營架構,實現有效的市場響應。這個場景下的外包目標就是整合最佳的資源和實現敏捷的服務響應。
淘汰落后產能。百年企業絕對不是一百年就做同樣的事情,在已有的基礎上不斷的推陳出新,守住特色與主線,才是基業長青的真諦。所以來說,快速變化的環境,IT人辛辛苦苦搭建出來的業務運營支撐架構,有時也會在一夜之間就面臨下線淘汰的困局。在變化中持續的屹立與生存,當然是要跟著企業的發展脈搏,與時俱進、剝繭成蝶,最終迎來新的高度和希望。這個場景下的外包目標也是技術創新和敏捷響應。
▌外包策略管理
通過理解企業的發展戰略,確立了外包目標,就會有針對性的開展外包策略選型工作。外包策略的選擇,從業務支撐、合作伙伴、運營模型、投資回報、風險管理幾個角度展開:
業務支撐策略。企業的信息化程度和經營管理人員的思想先進性,都會對IT的業務支撐策略產生重大影響。往往業務支撐的程度是有所區分的,比較初級的業務支撐是對業務崗位的日常業務事項的電子化支撐,進而是實現跨部門的業務流程協同,在往上是針對端到端業務流程的優化,還有基于整體業務運營模式的變革與創新,以及對多業務領域的資源整合與價值鏈重構等等。在不同層級的業務支撐需求之上,IT服務方和業務用戶方的對話內容也是不一樣的,外包服務的選取也會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對于外包服務商的選型也是不一樣。業務支撐層級越低,工具化定制開發+系統集成的內容越偏重;業務支撐層級越高,對綜合性的方案構建能力的訴求越高,外包服務內容也會越豐富,體現出方案設計、商業套件、服務定制、服務集成、服務運營等環節的綜合性范圍。
合伙伙伴的選擇。業務支撐策略是合作伙伴選擇重要判定因素,但不僅限于此,企業的行業屬性、經營能力和科技化偏好,都會影響到合作伙伴的選擇策略。我們也越來越多的把外包服務商,稱之為合作伙伴,有更多的“合作”+“共贏”的價值認知再其中。在某一領域,雙方是上下游以及供需雙方的關系,但在公司這個法人屬性上,大家彼此的運營能力和資源優勢上也許是平等且互補的。合作伙伴是基于中長期合作角度看待的彼此,我們不能僅僅基于某一時期一個商務合同來簡單對待雙方的需求和格局。合作伙伴的選取,首先是從對合作伙伴能力構成要素的角度開展分析,從專業性、經驗、綜合能力、資源分布和合作成本等角度綜合評估。
運營模型的選擇。運營模型一般是從外包和內包,整包和分包的角度來看。外包的好處是專業運營、服務敏捷;而內包則是自主可控、易于監管。整包的好處是輕量運營、權力集中,而分包的好處是責任分散、風險可控。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服務級別、地域分布、成本構成、資源結構、管控要求等環節要素,就可以形成系統化的外包服務運營模型。
投資回報策略。將運營目標量化,并實現中長期投資的價值衡量,是越來越多企業考察信息化投資有效性的方法。也就是說,科技創新我們并不反對,但也要結合實際理性評估。企業在基于信息化大規模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方式變革之前,要看看各方環境對于這種新老生產要素替代,是否是積極的和有效的。都說信息化能降本增效、能整合資源、能拓展業務,但也要看看企業的行業屬性和價值敏感度,再決定投在哪里,投給哪家服務商,怎么投的問題。
風險管理策略。 除了這兩年國家的科技強國戰略,延伸出了自主掌控、信息安全等等科技風險管理要求,大型企業本身還承擔著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使命,而商業競爭環境又要求企業從合規、運營、財務等角度有效的開展企業風險管理活動。這些環節都要求企業捋清信息化的全生命周期運營風險,對于各個環節的外包服務風險采取必要的評估手段,配置讓風險可控且可管理成本較小的外包服務策略。